淑仪公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0章 贤德妃失言,如懿传之凤临天下,淑仪公主,肉文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太后闻此消息,眉头紧锁,眼中闪过一丝不悦。她缓缓站起身,走到窗边,望着窗外那繁花似锦的御花园,心中却是一片阴霾。她转身,对着身旁的心腹嬷嬷轻声吐槽道:“皇帝这心眼,真真是比那针尖还小。贤德妃当日不过在御书房一时失态,他竟如此记仇,选在这等日子让贾氏省亲,摆明了是告诉她,她不配参加这宫宴。”
说着,太后轻轻叹了口气,眼中流露出几分无奈与忧虑。那嬷嬷闻言,也是面露难色,却不敢多言,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,陪着太后一同望着那渐渐西沉的夕阳,心中暗自为这宫中的波诡云谲而感慨。
和敬公主听闻此事,嘴角泛起一丝冷笑,悄声对永琮说道:“看来皇阿玛对贤德妃还真是余怒未消,这省亲的日子挑得巧妙,既让贤德妃难堪,又能在众人面前显示他的威严。”
永琮微微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思索:“这其中或许还有别的深意,贤德妃背后的贾家势力不小,皇上阿玛此举怕是在敲打他们包衣世家的势力。”
百日宴的热闹依旧在继续,而贤德妃贾氏的心中,却已是一片冰凉。她知道,自己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,不过是一枚棋子,一枚可以随时被牺牲的棋子。
贤德妃贾氏虽然心中不满皇帝不让她参加宫宴,反而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安排她省亲,但她却并未表露出丝毫的不满与怨怼。她深知,在这宫墙之内,皇帝的意志便是天,无人能够违抗。
那日清晨,贾氏早早起身,细心装扮。她身着华贵的服饰,头戴珠翠,脸上却难掩一丝落寞。她站在铜镜前,望着镜中那张美丽却带着几分忧愁的脸庞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轻声自语道:“罢了,这便是命。既然皇帝如此安排,我便安心省亲,也好过在宫宴上强颜欢笑。”
省亲的路上,贾氏端坐于那辆镶嵌着各色宝石、流光溢彩的马车之中。车帘轻轻摇曳,透出一线缝隙,让她得以窥见外面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街景。街市上熙熙攘攘,人声鼎沸,却仿佛都与她无关。她的目光游离在那些热闹的景象之上,心中却是一片茫然,如同被一层厚厚的雾霭所笼罩。
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往日与皇帝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。那时的他们,或并肩漫步于御花园中,赏花品月;或共坐于书房之内,谈诗论文。那些欢笑与甜蜜,如今仿佛还历历在目,触手可及。然而,现实却是如此残酷,物是人非,一切都已不复当初。想到这里,她不禁黯然神伤,眼眶中泛起一抹晶莹的泪光,却又强忍着不让它落下。
终于,马车缓缓停下,贾氏踏上了回家的路。当她踏入那扇久违的大门,看到亲人那一张张充满关切与喜悦的脸庞时,心中的阴霾仿佛被一股温暖的力量所驱散。她努力振作起精神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,与亲人寒暄谈笑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、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。
贤德妃贾氏的话语,犹如一枚重磅炸弹,在原本宁静祥和的屋内猛然炸开。她那双平日里总是闪烁着温婉光芒的眼眸,此刻却仿佛被无尽的苦楚与愤懑所充斥,吐露出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刀刃,切割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。
“祖母既然曾经是皇上的奶娘,为何还要让我踏入那深宫禁地,去那暗无天日、不得见人的去处?”她的声音虽轻,却字字如泣如诉,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与无奈。
此言一出,整个屋内霎时陷入了一片死寂。贾氏的家人们瞪大了眼睛,彼此间交换着惊愕的目光,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他们深知,这句话若被传扬出去,足以让整个贾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就在这时,贾赦如同被激怒的猛兽一般,猛地站起身来。他的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,额头的青筋根根分明,显露出他内心的愤怒与惶恐。他大步流星地走到贤德妃贾氏的父亲贾政面前,扬起手来,便是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“你女儿这是和贾家有深仇大恨吗?”贾赦怒吼着,声音中充满了无法遏制的愤怒与绝望,“她竟敢非议皇上,想让贾家满门抄斩吗?贤德妃身边的女官是皇上亲自指派的,今天是皇贵妃龙凤胎的百日宴,她如此言辞,岂不是在诅咒皇室,将我们贾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?”
贾政被这一耳光打得踉跄几步,险些摔倒。他捂住火辣辣的脸颊,眼中闪过一丝怒意,但随即又化为深深的忧虑。他深知,贾氏此言的确是大不敬,若被外人听闻,只怕整个贾家都要遭殃。
“逆女!你怎可如此胡言乱语!”贾政怒视着贾氏,声音中带着难以遏制的愤怒与失望,“你可知这宫中是何等地界?岂容你随意置喙?你祖母当年为皇上的奶娘,那是何等荣耀之事,你怎可将此等恩情视作理所当然,还出言不逊?”
贾氏被父亲的一番训斥说得泪流满面,她知道自己错了,但心中的委屈与不甘却如同潮水般翻涌。她只是想不明白,为何自己明明出身名门,却要被迫进入那深宫之中,过着与世隔绝、勾心斗角的生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