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3章 一战覆军
网文老大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53章 一战覆军,停电了同桌把我拉入怀中小说,网文老大爷,肉文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朱治脸色相当难看,别看他如今还能勉力支撑,局面比起程普、黄盖等人要好上许多。</p></p>
可他心里十分清楚,这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。都不用等高顺、贾逵抽出手来,光是随着刘封登岸的援军投入战斗,就能和太史慈一起击破他们了。</p></p>
朱治只能先接应程普、黄盖、袁雄三部残兵,并将他们引入阵中。</p></p>
此时,程普、黄盖、袁雄三人收拾的溃兵加在一起,也不过才一千三四百人,原来这可是一万五千大军,可谓是十不存一。</p></p>
随后,在朱治的指挥之下,慢慢脱离了和太史慈所部的接触,背靠滩涂列阵。</p></p>
朱治能够脱离战线,还真不是他有多厉害,而是刘封不想继续浪费兵力了。</p></p>
或许是因为穿越者的关系,刘封用兵,向来最重人命,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,是绝对不会拿部下的性命去做代价的。</p></p>
这一次刘封让高顺等部依次登陆,看起来极为愚蠢,放弃兵力优势,还打成了添油战术,甚至直接打废了高顺所部。</p></p>
但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。</p></p>
当赵云大军出现在孙策军的背后时,不知为征南军要避免了多少惨烈的战事。</p></p>
就以堂堂阵战,以如今征南军的水军加上在吴地搜刮的船只,最多也就一口气运送上万人过江,最少要送上三波次,才能兵力反超对方。</p></p>
在此之前,孙策所部依旧有很大的兵力优势。</p></p>
即便抛去这些不提,仅以阵战对垒,征南军的胜率虽然极高,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几乎接近于十成十。</p></p>
毕竟不论是士卒战力,军械,士气,训练,以及临阵将领的能力,征南军都毫无疑问的全方位领先孙策军。</p></p>
可这领先并不能代替牺牲。</p></p>
两军阵战,征南军即便能赢,最少也要付出上万人的伤亡,战死人数恐怕当在四千以上。</p></p>
最关键的是,这样的胜利最多也就是个击溃战,以孙策以及孙家军官团的能力,大概率是能收拢败兵成功后撤的,毕竟他后方还有余暨县这么个牢固支撑点。</p></p>
征南军就是尾随追杀也不见得有太大的效果。</p></p>
可如今呢?</p></p>
朱治所部万余人虽然还保持着建制和战斗力,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。</p></p>
刘封不希望朱治穷鼠啮猫,徒增征南军的伤亡,才传令太史慈放任对方脱离战线,但绝对不允许对方有任何突围的迹象。</p></p>
双方战线拉开之后,朱治丝毫没有突围的打算。</p></p>
以他的能力,自然看的非常清楚,对方哪里是被自己逼退了,这分明是在给自己一个投降的体面。</p></p>
就眼下这局势,征南军都不用打,围上一两天,朱治军就得渴的崩溃,或许都不用那么久,投降的人就会络绎不绝了。</p></p>
于是,朱治直接把所有高级军官都召集了起来,丝毫没有在乎征南军会趁机发动进攻的威胁。</p></p>
“诸位,眼下已是绝境,诸君有何看法,可畅抒己见。”</p></p>
朱治面前站着十多个人,其中包括五位校尉程普、黄盖、袁雄、韩宴、孙脩等人。</p></p>
孙脩有些懊恼,之前干脆在富春就该献城的,否则哪里还会有现在这般尴尬境地。</p></p>
不过他精神归精神,却一直低着头不敢作声。</p></p>
程普、黄盖可都是孙坚辈的老骨干,袁雄,韩宴也都是孙策一手提拔的心腹将领。</p></p>
就连朱治都是两朝老臣,在钱塘举义响应孙策的功臣。</p></p>
他孙脩一个远房偏支,当真是不敢扎刺的。</p></p>
在场的校尉论对孙策的忠心,那自然是没得黑的。</p></p>
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孙家死忠。</p></p>
可眼下正如朱治所说的那样,已经是绝境了。</p></p>
不投降那就是死。</p></p>
尤其是朱治,他手底下的四千兵马,可都是跟随他的铁杆啊,其中一千四百余人就是来自故鄣的族兵,剩下的也都是鼎力支持他的钱塘、余杭豪强。</p></p>
“万胜!”</p></p>
“征南军万胜!”</p></p>
“刘将军万胜!”</p></p>
刘封大旗飞扬,本人身着一套明光铠,骑一匹照夜狮子,在许褚的护卫之下,驾临阵前,引来了征南军疯狂的欢呼。</p></p>
在刘封的指挥之下,征南军大有所向披靡,百战百胜的架势。</p></p>
几次攻坚,俱是代价轻微。</p></p>
如今数万人的野战,居然也能打成歼灭战,而且伤亡如此之小。</p></p>
虽然眼下尚未详细统计,但只是略微计算了下,就明白这次的伤亡最多也就只有数千。</p></p>
这一系列伤亡轻微,却战绩辉煌的胜利,使得征南军队刘封的信仰逐渐开始神话。</p></p>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刘封对征南军的战力已经有了加成,只要是刘封统帅的,征南军的士气、组织度和战斗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。</p></p>
这就是名将效应。</p></p>
能够做到这一点,不论刘封实际指挥能力如何,但他已经能够称得上是一位合格,甚至是优秀的名将了。</p></p>
毫不夸张的说,如果今天双方的处境换一下,孙策军包围了征南军。征南军的表现绝对会优于孙策军,而且绝对要比孙策军更为坚韧敢战。</p></p>
征南军已经诞生了自己的军魂,虽然还不够壮大,但有和没有,就是天壤之别。</p></p>
高顺、贾逵所部也纷纷围了上来。</p></p>
虽然他们伤亡惨重,疲劳之极,但如今大胜之局,援军又已赶到,士卒们都不需要将主催促,自发的就主动列阵进军了。</p></p>
士卒也是人,尤其是这年代的士卒,你跟他们谈理想谈责任,真不如跟他们谈奖赏,谈功劳。</p></p>
高顺所部虽然伤亡已超五成,但士卒却在大胜士气的加成之下,毫无伤亡惨重,久战疲惫之态,反而一个个斗志昂扬。</p></p>
不过若是仔细去看,还是能看得见他们体力上的举动消耗,有些人虽然努力站直,但小腿却在小幅度的抖动了,可见体力早就已经见底了。</p></p>
太史慈、高顺、贾逵此时已经来到了刘封驾前。</p></p>
刘封亲自下马,上前迎接自己的老师和爱将们。</p>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