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冰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四十四章 孤立,三个轮换C1个,音冰儿,肉文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孤立
可是,不相饶的前提,究竟是侵占了朝廷与百姓的利益,还是朱元璋自己的利益?</p>
朱元璋自己也分不清楚了吧?</p>
马秀英看着女儿家们的欢笑,蹦跳,于是抛下了去殷府的心思。</p>
站在朱元璋的皇后的立场上,她应该夫唱妇随,但站在马秀英的立场上,她做不到忽略眼前的变化。</p>
养济院里照料孩子的妇人换上了很多新面孔,大多是不舍得抛下孩子,或者公婆实在离不得人,想着两全其美的,很多人已经去了织布工坊,毕竟能拿到的银子更多。</p>
但留在这里的人同样对生活有希冀,对未来开始有憧憬,讨论着家长里短的小事,面上不再是忧愁与窘迫,挺直了腰,是那种,由内而外的,整个群体开始散发的向上。</p>
寡妇营的女子,从前不是这样的。</p>
她们知晓自己一生就只能呆在这里孝敬公婆,养育儿女,哪怕孩子懂事争气,家里公婆理解支持,有些资产,生活不算困苦,也总是带着麻木,因为自己的人生一眼看得到未来和尽头。</p>
还有前不久刚提出的延后成亲年龄,禁止近亲通婚,禁止裹足。</p>
哪怕初衷是为了能生出更健康的后代。</p>
可是,女子可以不必再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获得认可与赞美,可以走出家门,多做一做自己,可以去新开的织布工坊与点心工坊里赚到傍身的银钱,拥有在自己家与婆家的底气。</p>
马秀英舒心的,畅快的吐出口气。</p>
她不必再纠结了,她已经做出了选择。</p>
殷灵毓也没客气,休沐完反手抬出了摊丁入亩,火耗归公,最重要的是读书人的免税制度,可以说是无差别将聚集到背后的文臣武将也扫射了一圈。</p>
开国且存活的这些人,谁家没有地呢?</p>
大臣们不说熄火,那也是心凉了半截儿。</p>
真就……一点结盟的余地都没有啊!</p>
这可以说是往死里得罪人了,明摆着是孤臣,朱元璋才终于再次挽留殷灵毓吃饭。</p>
殷灵毓婉拒了。</p>
朱元璋没说什么,他知道自己误会了殷灵毓,拉不下脸道歉,这一点脾气自然也在心虚理亏下会去不计较。</p>
常遇春和徐达,汤和,则少见的一起登上了殷府的门。</p>
青蘅在生意做大之后就不常在店中,而是在府上研究新点心,新精油,不打算一味依靠殷灵毓,坐吃山空,如今有客来访,便亲自给他们上了点心茶水。</p>
“何必自绝于众人?”常遇春问殷灵毓。</p>
殷灵毓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告诉了常遇春。</p>
“盘子里的点心就这么多,大家分一分,青蘅就没得吃了。”</p>
“而一直饿着的人……你们见的应当很多,不是吗?”</p>
天底下的地就那么多,士绅分一分,百姓就没有地种了。</p>
几人当然听得懂,几人是元末杀出来的,亲身经历过的,因此哑口无言。</p>
而读书人,有了功名就可以有一部分田产不交税,就可以将大量田产挂在他们的名下,一个家族培养出几个读书人,就可以合理的避税上几百亩田产,减少的税收就是他们从大明身上吸的血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