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翻地深耕
贰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二十二章 翻地深耕,西游: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,贰林,肉文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姜义踮脚看了看,嘴角微挑。</p>
虽说是头年挂果,于大爷早叮嘱过,头茬果没什么好吃头,酸得能拧人眉毛。</p>
但他心里到底是欢喜的。</p>
又往药地走了几步,地里一派生机。</p>
几样生得快的药苗已探出头来,叶子青翠,花苞饱满,勉强算是能采了。</p>
不过药材讲究根深龄久,年头越长,药性越足,卖相也越体面。</p>
眼下家里不缺吃穿,姜义便也不急,任它们在地里舒坦地长。</p>
山下那十亩地,此刻倒是撂下来了。</p>
去年为了家里生计,一年三茬,硬是把地力榨得干干净净。</p>
如今家底回了点气,无论如何也该让地歇歇了。</p>
只是姜义身上这股子劲不找处散,心里就像猫挠似的,闲不下来。</p>
山上山下瞧了一眼,索性一咬牙,回家拎了锄头和竹筐,走到田边就动了手。</p>
地不种也得养着,干脆将那十亩地来个深翻。</p>
锄头一下一下抡下去,挖得足足两尺深,把底下湿润肥沃的黑泥翻了出来。</p>
又一筐一筐装了,挑上坡去,慢慢地往山脚那片薄地上铺。</p>
地头深翻过一遭,田力缓得快,也回得透。</p>
坡地上新铺一层黑土,细润松软,往后风吹日晒、水润根养,也能熬成一方好地。</p>
这些道理,说起来不稀奇,村里种过庄稼的,哪个都晓得。</p>
只是晓得归晓得,真能腾出手脚干这活的,终归没几个。</p>
光十亩地要翻两尺,那就是桩大活。</p>
寻常得唤上三五个壮劳力,再牵几头牛,一铲一犁,慢慢磨去半个月。</p>
村里劳力好找,牛却未必得空,就算都凑齐了,粮钱草料也不是个小数目。</p>
还得挑在农闲时分,不能误了来年的种。</p>
换作旁人,十有八九是能省则省,地力差些便差些,将就着过罢了。</p>
但姜义不一样。</p>
这阵子他血气翻涌,筋骨舒展,整个人像是炉子里点了火,浑身燥热,闲一刻都难受。</p>
一人扛起锄头,比那耕牛还利索些。</p>
这一日翻地翻到日头偏西,姜义却觉出不对来。</p>
这锄头刃儿太小,往下砸着不顺手,力气没处使。</p>
想了想,干脆跑了趟唐家铁铺,定做了柄新锄。</p>
锄刃宽过一尺,刃长两尺半,掂在手中沉甸甸的。</p>
寻常农户甭说挥起来。</p>
光是想砸进地里,都得把锄头放平了,再找块石头“咣咣咣”地拍,勉强能吃进土层。</p>
可到了姜义手里。</p>
双手一握,锄头扬起落下,黑泥翻飞如浪,深两尺的地面,翻得就像掀豆腐皮儿。</p>
这等场面,怕是几头耕牛也赶不上。</p>
偏巧有乡邻赶着牲口路过,远远望了一眼,脚步就顿住了。</p>
初是惊,继而便是羡。</p>
看那翻过的土地,一锄下去两尺多,黑得发亮,疏松见水气。</p>
这一茬庄稼种下去,怕不是长得拔节响。</p>
消息传得飞快。</p>
才过两日,便有一户乡邻,拎着个白瓷点心盒登门,只说给孩子尝尝鲜。</p>
寒暄不过两句,那人就把话头一拐,绕到了正事上:</p>
“我家后头那块荒地啊,也想深翻一回……”</p>
不等姜义应声,便笑眯眯自顾说道:</p>
“工钱好说,绝不让你吃亏。”</p>
姜义听着,倒也笑了。</p>
先前还愁自家地太小,一身力气没处使。</p>
如今倒好,活计自己找上门来了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